“4月,新鐵煤礦采掘均超額完成生產計劃,特向公司黨委、公司報捷、報捷、報捷!”
此報捷是七臺河礦業公司在安全輔導“高考”之下創出的高效,也是科學釋放安全產能的成果,尤為振奮人心。
龍煤七臺河礦業公司的現狀很難,既有市場原因、政策影響、歷史沉淀,也有更深刻的自身原因。
薄煤層、大傾角,煤層平均厚度0.86米,是全國煤層最薄、開采難度最大的礦區之一。點多面廣、戰線長,安全管理難度大,生產力提升難……
然而,因勢而謀,應勢而變也時刻進行著。
今年以來,七臺河礦業公司以釋放安全高效經濟產能為重點,持續推進煤炭主業增量提質、多元產業創效增收、改革創新同向發力。
“跪著采煤、站著做人”的七礦人,再一次挺直了腰桿“滾石上山”,前行的每一步都積攢著向上的力量。
近日,記者走訪了七臺河礦業公司所屬多個煤礦、工廠,多角度感受該公司攢勁爬坡的奮進力量。
一封熱辣滾燙的報捷書
“4月,新鐵煤礦二采區99號層綜采過斷層、三采區98號層綜采遇薄帶,生產條件艱難竭蹶。但在公司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,全礦上下眾擎易舉、同德一心,原煤產量完成9.02萬噸,超計劃0.52萬噸;掘進進尺完成1800米,超計劃50米;開拓進尺完成220米,超計劃30米,采掘均超額完成生產計劃,特向公司黨委、公司報捷、報捷、報捷!”
新鐵煤礦發給七臺河礦業公司的這份報捷書,字里行間透著激動。用“竭蹶”一詞比喻了生產條件之艱難,也用了“眾擎易舉”來提振人心。
煤礦工人正在進行井下作業
這樣的好消息,就像烏云中射出的一道陽光,驅散陰霾。今年以來,新鐵煤礦積極落實整改國務院安委會幫扶組督導意見,采煤隊組由年初的6組減少至3組,實現合規生產。其中,綜采二隊生產創出歷史最好水平;7601掘進隊3月份進尺300米,再創歷史新高。重點隊組作用的充分發揮,帶動了全礦各項工作創水平。今年1-4月,新鐵煤礦采掘生產均超額完成指標,賬面上出現了喜人的數字。
新鐵煤礦的實例,是科學釋放安全產能的成果,也是七臺河礦業公司謀篇布局、高質量發展的縮影。
七臺河礦業公司充分發揮“夯基礎、上標準”專班作用,認真查擺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,科學制定治本之策。月例會統籌推進25個專班規劃的132項重點任務,各項工作在應對市場變化中有了長足進步,為該公司扭虧脫困注入了強大動力。
一場直擊病灶的大起底
技改礦井和新建礦井項目建設是七臺河礦業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希望,是穩定煤炭產量規模的保障。
七臺河礦業公司將國務院督導檢查視為發現企業“硬傷”的“體檢”,積極配合組織3輪隱患問題大排查大起底,找準癥結問題,研究解決系統復雜、點多面廣等95個問題。對照國家標準,推進“一優三減”,關閉退出新建礦二水平一采區,有序關閉退出龍湖礦一水平三采區、西六采區,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復工復產驗收工作,提升了集約化生產水平。
同時,積極推進新鐵礦、勝利礦一井深部擴儲,進一步挖掘深部開采潛力,增強企業發展后勁。
一次智能升級的主動戰
在1115平方公里的七臺河礦區的地下世界,數智引擎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添薪續力。
在新興煤礦102綜采作業現場,距地面800米的井下,一名礦工手執橙色遙控器,指揮一只巨大的鋼鐵搖臂緩緩前行,滾筒所過之處,锃亮的煤塊應聲而落。這個工作面的單產從3.7萬噸增加到7.6萬噸,創出全礦綜采工作面最好單產水平。
“優先保障102、161兩個重點采煤隊的采場、裝備、配件、材料供應,落實質量達標、超產加價、班組競賽等激勵政策,確保兩個采煤隊全年完成110萬噸產量。”新興煤礦礦長張俊群說。今年以來,新興煤礦充分發揮智能化綜采優勢,以點帶面促進整體提升,煤炭產量直線攀升,智能化綜采產量占全礦總產量的73.5%,在七臺河礦業公司率先實現首季安全生產開門紅。
井下智能化生產場景
“煤礦智能化發展,是決定企業未來生存發展的核心工作。”七臺河礦業公司認真研究應用符合生產實際的先進智能化裝備,采取一礦一策,分類分步重點推進。對不具備條件、難以實現全過程全時態智能化的煤礦,分步實施,積極推進局部生產輔助系統智能化,實現減人提效,確保安全生產。
截至目前,新建煤礦、新興煤礦已建成智能化煤礦,新立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。累計建設了8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五大生產礦井智能化管控平臺、數據中心、礦井萬兆環網、智能地質保障、人員精準定位、礦井工業視頻全部建成,機電輔助系統固定值守崗實現遠程控制無人值守“六個100%”。
“今年一季度,在生產礦井采掘工作面關停,建設礦井停產的情況下,全公司12個綜采隊完成產量60萬噸,占本部總產量的73%。我們將進一步挖掘薄煤層綜采、急傾斜煤層綜采潛力,依靠智能化保持均衡有序生產,力爭重點采煤隊全年完成產量280萬噸,促進職工增收。”七臺河礦業公司總經理鞠超說。
一套瘦身強體的組合拳
“新鐵煤礦水暖科與鐵東洗煤廠水暖科合并后,可停用三臺鍋爐、一座辦公樓,避免生物質顆粒、電費及自來水的重復投入。”
七臺河礦業公司撤銷合并七臺河洗煤廠、龍湖洗煤廠、新興選煤廠、鐵東選煤廠,撤銷4個洗煤廠中級管理機構,各項工作由煤礦黨委、煤礦統一管理。此番“瘦身”,實現了降本增效、產品提質。對扭虧無望企業熱電廠進行有序關閉退出,以不降級、不減工資、不影響調動為原則對人力資源進行再分配,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改革發展新路徑。
全面加強虧損企業治理,重點推進新建煤礦、建設煤礦、煤氣廠減虧。今年一季度,煤氣廠完成階段性扭虧任務;新立煤礦一季度產量超計劃2141噸,實現利潤3973萬元,提前完成扭虧任務。
將成本層層分解,分級負責,形成網格化成本管理體系,確保實現節支1億元的成本管控目標。
將煤礦“四化”(機械化、自動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)建設與“一優三減”相結合,提高生產效率,減少勞動用工。
一系列舉措,為七臺河礦業公司穩經營、渡難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一群愛礦如家的七礦人
“多出一噸煤,就能為企業增加效益;多出幾萬噸煤,就能為公司改革脫困作出更大貢獻。”新立煤礦201采煤隊隊長姜旭春向礦工們發起的動員令,燃起了礦工的奮斗熱情。全隊月單產超過5萬噸,以多出安全煤的攻堅行動,表達著與企業共渡難關的決心。
一頂安全帽、一臺瓦檢儀、一個開關,一件件沾滿了煤味的工具,講述著勞動者們勤于創造、不懈奮斗的故事。
“這個小鐵塊學名叫遙控減速機,換一個需要2萬多元。現在通過袁安家一鼓搗,修一修,一臺成本才幾百元,為企業省錢了。”龍湖煤礦職工袁安家在七臺河礦業公司是個名人,他是省“五一”勞動獎章獲得者,以他名字命名的“袁安家勞模創新工作室”聚攏了10位“土專家”和“技術通”。“大家動手動腦,為企業省點兒是點兒。”袁安家說。今年以來,面對困難形勢,袁安家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科技攻關、技術改造,為企業扭虧脫困貢獻了智慧力量。
每次戴上安全帽,背上瓦檢儀和記錄本走進千尺井下,新建煤礦通風區瓦檢員高元龍都嚴格按照標準,做好防塵噴霧裝置使用檢查等一系列工作。因為他知道,一個小小的隱患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,一次細致的排查就可以避免險情發生。
在七臺河礦業公司,這樣的職工和家庭有很多。在這場與困難對抗的征程中,一腔赤誠,默默奉獻著。他們中,有榮獲“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”的新建煤礦職工王海默,有11載愛心助學獲評“龍江好人”的龍湖煤礦職工苗澍,有勇救落水老人的新選廠職工劉慶華……
“公司目前確實遇到了困難,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、保持定力,一步一個腳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,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,走出困境,向陽而生。”七臺河礦業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戈不止一次這樣鼓勵職工。
保安全、保民生、保穩定、保發展,七臺河礦業公司就像一粒種子,以踏實為底色,以奮進為內核,在漆黑的泥土里一聲不響地默默蓄力,等待著破土而出、迎風而立的那一天。